鄭州群英中學韓蘇予老師分享經驗
鄭州群英中學黃曉寧老師分享經驗
鄭州市第三十一高級中學時文忠副校長講話
11月5日,鄭州群英中學、鄭州市第三十一高級中學、鄭州市第一〇三高級中學三校聯(lián)合共同召開青年教師經驗分享會,就“如何促進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(lián)系”這一問題進行溝通交流。
會上,鄭州群英中學韓蘇予老師提到“生活處處有數(shù)學”,她以“勾股定理”章節(jié)舉例,在課程中按難點設置情境進行分層教學,以測量小區(qū)電梯和樓下花壇為例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思考并動手操作,使學困生也能有很好的學習參與感。
關于歷史教學,鄭州群英中學張銘錚老師提到要善于利用生活化資源,創(chuàng)設生活情境,她以“夏商周的更替”及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(jié)的標志為例引入本課,巧妙地將鄭州的歷史與當下連接在一起,把學生帶入到學習情境中,并且在課堂的結尾布置課后探究問題——“尋找身邊的夏商元素”,不僅檢測了學習目標,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家鄉(xiāng)認同感。
其他各科老師分別結合“生活即教育”這一理念就語文、英語、地理和體育學科進行了經驗分享。
分享交流過后,鄭州市第三十一高級中學時文忠副校長做總結講話,他談到,青年教師提升學生內驅力的同時要注意重視學科內容,如今,對于具有選拔性質的中考和高考來說,區(qū)分度主要體現(xiàn)在所考察的寬度,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思、多想、多實踐,多采取情境性的出題方式,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培養(yǎng),同時也為自身的教師職業(yè)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。